您好,欢迎来到湖南省民族干部学校官方网站!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术研究 > 内容

李佳:党员干部为什么要提升人文素养

来源:湖南日报 时间:2024-09-10 18:08:28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党员、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。每一个有信仰、有梦想的党员干部,都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为其壮骨强心、保驾护航。那么,党员干部为什么需要提升人文素养呢?

服务人民,必须要有情感的连接。所谓人文,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与爱的表现,是感同身受的同情与理解,是力所能及的抚慰与帮助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向以“人文”为价值取向。例如,儒家“人文”的核心是仁爱思想,其中强调的恻隐之心与忠恕之道,就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良善,一种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自我约束。中国自古就存在浓厚的民本思想,西周初期周公旦总结商亡周兴的历史经验,最早提出“敬天保民”。无论是孟子的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,天下可运于掌”,还是荀子的“天之立君,以为民也”,君权的合法性始终建立在仁爱的基础之上。文景之治、贞观之治、开元之治,这些史书上称颂的盛世,其共同特点均包含体恤民情、顺应民意。

所有的管理手段,如果没有情感的连接,都不能得人心,不能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同,是不可能扎下根来的。共产党人提高执政能力、夯实执政基础,就在于坚守初心使命,想人民之所想,行人民之所嘱,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,与人民心气相通。因此,要“始终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‘急难愁盼’问题,让群众有更多、更直接、更实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”。这是党员干部执政的必要条件。

以美育人,才能凝聚强大的力量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,坚持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,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。中国历来有重视美育的传统。周朝贵族以“六艺”教育子弟;孔子提出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”的美育思想;而蔡元培则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……

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期,党的军队都是一支建党校、设抗大、办陕北公学、开“延安文艺座谈会”的部队。而重庆谈判期间,毛主席一首《沁园春·雪》在渝公开发表后传遍全国各地。由此证明,革命需要文艺,文艺让革命充满人性的光芒。历史不仅仅有炮火连天、浴血战斗,还应有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”“何当痛饮黄龙府,高筑神州风雨楼”的豪迈诗篇,也应当有《怒吼吧,中国》《到前线去》《愚公移山》等时代丹青。

文化能够连接心灵,艺术可以沟通世界。对于身处和平年代的党员干部而言,更应该对文艺衷心好之,寤寐求之,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懂艺术、有修养的人。

传承文化,是担当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。中华民族绵延不绝,维持了长久的大一统,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文化因素可能有二:一是采用汉字书写,较早实现了书同文的全域信息沟通;二是有了一批流传至今的经典,促进了广泛的文化认同。

孔子说:“《诗》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”诗歌从周朝开始就形成诗教传统,在反映流风余俗的同时,也成为凝聚人心、构筑文化共识的基石。而在历史上,中华民族大一统使得以中原地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、文化快速发展,带动周边少数民族协同进步,许多马上游牧民族,如匈奴、鲜卑、契丹等,先后实现了民族融合,促进了“天下一家”的认知。中华文化还推衍开来,从越南、朝鲜到日本,许多海外地区至今仍认可春秋大义和程朱学说,传诵着李杜佳句、元白诗篇。古老的中国,尽管历经沧桑,却用自己如大海一般的胸怀,包容创造了一个多元而丰富的中华民族。而中华文化经典及其所坚守的中华文明基本价值,就是面向世界多元文明、挺立在时代变迁的波谲云诡中的“明灯”。

有鉴于此,习近平总书记谈传统文化时说:“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,成了我们的基因。”他进一步强调:“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,是一种以一当十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。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,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,可以提高人文素养。”

中国人的历史观,有一部分来自家庭家族的文化血脉传承。在代代相传中,我们相信生命,相信未来,养成坚实的历史使命感。这也促使每一位炎黄子孙奋发图强,不会被一时的灾难和困境击垮。鲁迅先生说:“我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。”在中国历史上,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,以铮铮铁骨担负起了历史的重托,这就是中国的脊梁。

今天,新时代的画卷正徐徐展开。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、创新者、传播者,党员干部必须率先垂范,努力提高人文素养,奋进书写历史新篇章。

【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(湖南行政学院)基地特约研究员】